top of page

光之灵感—自然到城市

WeChat Image_20210804102231.jpg

光,是形成一个空间、城市、国家甚至一种文化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条件。所以,当我们研究它们的”身份“时,应该从”光“入手。
虽然通过建筑、色调、材料的运用,我们很容易辨别一个有特色的城市。但别忘记,一座城市的地理环境、建筑风格、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身份因素,全都起源于当地的日照条件。

WeChat Image_20210804102231.jpg

在建筑设计中,对于自然光的运用始终是每个项目从概念初期就开始考虑的关键因素。根据每个项目的地点、环境、客户和使用者的不同,我们应该寻求对应的解决方案。
我们用独特的U型工业玻璃,经过镀釉、喷砂等工艺的处理,让玻璃表面形成透明的跟玻璃制作相关的各国文字。
这些处理就是一个对”光“致敬的过程,首先我们经过镀黑色珐琅涂层,剥夺了玻璃”透明“的特性,然后当背面的光线透过透明的部分照射出来,这些文字就会显得更加清晰纯净。
济宁科技中心
这个项目完全按照自然光条件来进行展览、电影院、存储空间等功能设置。
比如外部全封闭的幕墙设计是因为内部空间为无需自然光的展览空间,而幕墙上零星的小窗是为楼梯间采光和通风功能设置的。
幕墙间的大面积采光是为中庭准备的。
相反,圆环内部面向湖面的幕墙却做了全开放的玻璃幕墙,相应的,这部分设置为公共空间,用于人们穿梭、互动、休憩。
如此有层次的采光方式,使得夜间的灯光效果无需费心设计,仅仅是窗洞中透出的灯光,已经可以形成美妙的夜景。
外部幕墙星星点点的灯光虽然是另外设置的,但位置和密度以窗洞为标准,意外的形成了无序自然的星空机理。

WeChat Image_20210804102231.jpg

如家精选北京东四旗舰店
作为一个改造项目,原本的商业建筑结构为酒店业态的设计带来很多挑战:大跨度建筑的中心区域需要用作酒店房间,采光条件非常糟糕,几乎近似暗房;仅仅两层的建筑无法提供足够的客房;过大的地下空间。
创造景和引入光,成为设计最主要的思路和起始点。屋顶开设天窗,成为挑高至屋顶的中庭的自然光源。整个旧有建筑改造的可使用空间,分别是地下一层和地上两层。为了避免将客房设置在最不适宜居住的地下室,酒店大堂别出心裁地设计在了地下一层。
天光洒下,景象充满生机而蔚为壮观,让位于地下一层的大堂,成为一处明亮、优雅的地下庭院。
进入酒店,旅客的视线会迅速被挑高至屋顶的中庭郁郁葱葱的绿植吸引,中庭一侧,单向的通往地下一层大堂的自动扶梯,引导出明晰的动线。
原本只是因为建筑过于临近街道,为了营造更具私密性和安全感的入住体验,而不得不辟出的小小缓冲空间。这样新奇的房中亭园的模式,被设计师戏称为“发呆亭”——避开房间里的寝具,临窗而坐,发呆、喝茶都是另一方天地。
除了所有临街的“房中园”户型,依靠中庭天光采光的房间,巧妙回避来自中庭对面房间的视野干扰,所有户型都采用了在墙面上斜向开窗的方式,每个房间中都有两条细长而巨大的落地窗,朝向斜前方,营造出别致的光影。
利用光影的理念,同样体现在外立面设计上,错落叠加的几何立体装饰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客人的隐私,并为室内提供了有趣的光影。夜晚,不规则的灯光在”取景框“后形成了友好温馨的建筑性格,呼应了”如家“的品牌形象。

WeChat Image_20210804102231.jpg

logon.design QR.png
logon.design.png
  • Instagram
  • Facebook
  • LinkedIn
  • 微信 logo
  • 微博 logo
bottom of page